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正文
抽骨科“盲盒”、探3D打印,20多组亲子家庭走进六院体验数智化骨科

时间:2023-08-26 20:15:37   来源:文汇报

带走一块属于自己的骨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今天,20余组亲子家庭走进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参加医院举行的文化之旅第五站——骨科数智医疗技术开放日活动,通过深入互动和沉浸式体验感受“智慧骨科”的魅力。

近年,随着新技术发展,骨科诊疗迈入“数智化诊疗新时代”。一直以来,无论是针对临床医疗技术的创新实践,还是在设备材料领域的自主研发,六院骨科始终朝着“智慧骨科”的方向发展,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临床诊疗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关资料图)

这次活动开始前,每位同学收到一只来自数字化医疗与3D打印中心的盲盒。暂且按下“拆箱”的好奇心,同学们在骨科主任医师施忠民的带领下走进3D打印中心。

“有了3D打印技术,只需将CT的扫描数据通过专业软件重建成3D模型,输入3D打印机,就可以快速制作出1∶1或等比例缩小的足部模型。医生可以借助模型向患者展示病灶部位的变化情况,便于与病患沟通。每一位患者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系列模型,真正做到个性化定制。”施忠民主任医师一边介绍,一边邀请同学们打开盲盒,原来每只盒子里都有一小块3D打印的骨头模型。

人体的单只足共有26块骨头,因此,只需将相同编号模型上的凹凸部位结合,就可以在没有钉子的情况下牢固地拼接出一只足,这是传统的卯榫结构和现代3D打印技术的完美融合。同学们在体验3D打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第一次看见能站着做的CT!”走进足踝负重CT室,一台自带触摸屏的可移动装置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施忠民主任医师介绍,这是上海首台负重CT,能在承重状态下进行足部和踝关节的3D成像以及图像重建,是足踝外科医生最为理想的检查工具。

对喜欢运动的青少年来说,踝关节扭伤是很常见的运动损伤,然而往往一次不经意的扭伤后,可能就会在足部留下不易查出的细小损伤,久而久之就会转变为“习惯性疼痛”,影响日常行走。相比传统的CT,负重CT可以真实反映患者在负重状态下的足踝部骨性结构形态及骨关节对应关系的细微变化,真正做到精准鉴别,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便利。

以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落成为新起点,院方表示,未来市六医院骨科还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数智化应用场景,努力优化升级诊疗过程,引领骨科手术走向微创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推动骨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精心推荐